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
最近,“精神内耗”一词受到网友关注,不少人反应职场压力大,导致经常静不下来,难以专注。对此,在本期《1分钟养生课》中,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黄伟容表示,一些人担忧的事情往往是大脑加工后的结果,很多都不会发生。
黄伟容分析,40%左右的忧虑源于对未来的担忧,30%左右的忧虑源于过去的事情,22%左右的忧虑是因为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,4%左右的忧虑来自个人无法改变的事实。只有剩下4%左右的忧虑,才来自于正在做着的事情。
“焦虑就像一个追着你跑的小怪兽,你越是害怕,越无法摆脱,不如坦然面对它、化解它。”黄伟容说。
黄伟容建议,一是可以培养爱好。人在焦虑的时候,容易产生挫败感,不妨转移注意力,培养一些简单的爱好,比如绘画、插花,让自己的心静下来;或者参与体育活动,比如跑步、跳绳,让烦恼通过汗水释放。
其次,要理性分析。被焦虑情绪包围时,认清自己、反省自己、修正自己,远比沉浸在不安的情绪中更为宝贵。如果眼前的状况无法改变,从其它层面想想,也许会有新的可能。
第三,要积极行动。很多时候,人们常常因为看不清未来而感到焦虑。可一个人未来能去哪,不是靠想象,而是靠今天你干了什么、干得怎样。每天进步一点点,未来总有可能到达你想要到的地方。
最后,黄伟容提醒,如果与过去相比,个人的认知、情绪、行为等有以下“不合理”的表现时,很有可能会被认定为“焦虑症”的潜在患者,需要及时到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。包括长期胡思乱想总往坏处想,担心发生不好的事,并干扰工作或生活;恐惧、担忧或焦虑的情绪已经达到让你心烦意乱、难以控制的程度;怀疑自己的焦虑可能与身体健康问题有关;有过自杀的念头或行为等。(乔业琼 实习生张诗悦)